創新領域基礎
Transdisciplinary Fundamentals

DS5113

課程介紹 Introduction

當代知識的生產方式、地點以及過程都已經發生明顯的變化。有別於傳統以學科、大學為基礎的知識生產系統,當代科學知識的生產過程開始浮現高度社會互動的特色:知識的生產不再被侷限於傳統的科學學科中、其生產的地點亦不僅位於傳統的學術組織中。

更重要的是,這些知識是在應用的脈絡(the context of application) 中藉著跨科際合作(trans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不斷協商、討論、異質性、反身性地生產出來。因此,跨科際強調科際間的互動,比起界科際(interdisciplinary)更具有動態的特性,而且針對不同的問題,結合不同的理論以及方法。所以,在這門專題討論課程中,我們將會從設計思考、田野思維、共創哲思三個面向切入,分享不同的跨領域研究方法、實踐經驗,以及全球趨勢,好讓學生在討論過程中,逐步釐清自己所關心的議題為何?如何研究?理論為何?如何行動?

In contemporary societies, the creation of knowledge has undergone radical changes regarding methods, sites, and processes. Knowledge production is now defined by a high level of social interactions, in contrast to the traditional, discipline-oriented and college-based production system. Specifically, knowledge is no longer exclusively produced by traditional scientific disciplines, nor is its production site limited to academic institutions. 

Above all, knowledge is created in the context of application, by actors  migrating across disciplines and fields of work, through continuous negotiation and discussion, and driven by heterogeneity and reflexibility. Given these changes, trans-disciplinary practices embrace interaction across domains to combine different theories and methods in addressing a range of key issues.   

課程資訊 Info.

課程成果 Course Outcomes

修課心得 Course Reflections

關於我的專案「網路漫畫與青少年議題」,主要想做的事是去研究某一青少年相關的議題,並將其以網路漫畫創作去呈現。 在設計思考的一系列課程中,我對自己的專案有一些反思,像是在研究尺度上我開始將視線從原本收斂在青少年議題這一小塊往外拉,試圖與其他相關議題連結。 而經過田野思維的系列課程,我對於「移地學習」的規劃,在評估了自身在人-物-境之間的定位後也進行了一些修改。緊接著透過共創哲思的系列課程,我開始思考自己的新領域可能能夠借用與揉合那些研究典範,讓我在朝目標前進的路上能夠更有方向與方法,並與其他領域做連結與共創,是我之前未思考到的問題。
林O愛
創新二
創新領域基礎是我這學期最喜歡上的課之一,每週上完課都欲罷不能,期待與好奇著下堂課又要前往哪個星球探險! 這堂課讓我重新思考自己專案的尺度,發現問題解決的方式不只一種,也看到跨領域合作的價值。同時,我了解自己的學習類型偏向分散者(透過實際經驗與反思去學習),非常適合到現場去獲取知識,因此馬上果斷的踏上移地學習的道路。 在與同學交流的過程中,我發現卡關的不只我一個人,但是我們沒有洩氣,因為相信:「就算自己無法保證所走的每一步都是符合預期、完美的,但事後回過頭會發現,當初看似沒辦法而採取的權宜之計,最後都會成為最美麗的結果。」 有妥協與限制沒有關係,只要知道自己要什麼、在做什麼,繼續走下去就對了!
李O恩
社工雙創新二

常見問題

Most frequent questions and answers

第一答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