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研討會|Trans-Education 2024 共創教育

臺大創新設計學院(D-School)創新領域學士學位學程(TBD)在 5/26 主辦「Trans-Education 2024 共創教育」,是臺灣少有探討創域(Trans-disciplinary)教育教學法的國際研討會。結合線上與實體的互動,研討會聚焦於「國際連結 Global Networking 」、「教學創新 Innovative Teaching Methods 」以及「學生百態 All Kinds of Students」。與會成員多為 TBD 在成立過程中,結盟的國內外標竿學校中長期投入跨域教學的先驅教育者。

線上參與的學者包括:密西根大學 LEAPS Barry J. Fishman 教授、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 Design Z Center Ong Eng Hong 教授、九州大學副校長暨共創學部副院長 Jan Lauwereyns 教授、東京大學副校長矢口祐人教授、政治大學創新國際學院陳虹穎助理教授、中山大學人科學程宋世祥助理教授。

Trans-Education 2024 國際研討會合照

實體與會的學者,臺大校內包括:副教務長暨共同教育中心(校學士)陳林祈主任,創新設計學院張聖琳代理院長、創新領域學士學位學程教學團隊的詹魁元教授、黃山耘副教授、黃書緯助理教授、陳懷萱專案助理教授、蔡文傑專案助理教授等人,校外則有日本神戶大學 V.School 鶴田宏樹准教授、政治大學創新國際學院杜文苓院長、成功大學不分系黃仲菁助理教授,共同研討跨域教學相關課題。

跨域不僅限於跨學科,也可以是跨地域、跨語言、跨文化的學習

想解決真實世界的問題,自然會朝向跨領域發展。而許多社會問題所需的跨域能力,並不僅限於學科上的跨域,也是跨地域、跨語言與跨文化的挑戰。政治大學創新國際學院與九州大學共創學部招收一定比例的國際學生,提供國際化的學習環境讓學生交流與成長。

政大創新國際學院(ICI)以全球治理、永續與社會、資料分析為主軸,強調創意思考與文化包容。陳虹穎助理教授提到,由於學生來自不同社會、文化與政治背景,在學習與教學中有許多差距需要克服。ICI 正提供了多種語言、文化背景的環境,讓學生在其中學習,以面對全球化的合作與挑戰。

九州大學共創學部(ISI)強調語言訓練和國際合作,透過跨文化交流提升學生國際全球視野。期望學生無論語言或專業,都能夠與來自不同背景的人相互合作,一起建立更美好的未來。Prof. Jan Lauwereyns 指出:「跨領域教育的策略是真正從社會問題的角度來思考。」期待學生先找到想要解決的問題,然後學習解決問題所需的專業知識。

跨域知識改變世界

跨域學習強調打破傳統在單一學科中深度學習的模式,鼓勵學生穿梭在各領域中,透過不同學科的知識解決真實世界的問題,訓練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創造力,讓他們能夠在未來的生涯中更加靈活應對各種挑戰。

密西根大學的 LEAPS 計畫打破教室邊界,在學習知識之外,也學習如何與社區、城市,甚至是與整個世界連結。學生在課程中學習底特律的歷史、文化、產業與政治,並透過跟底特律社區合作,讓學生有機會參與真實社會情境中的議題,與社區一起學習成長。

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的 Design Z 計劃將設計思考與工程技術結合,引導學生運用數位工具解決現實問題。Design Z 的學生每年需投入四分之一的時間在人文學科上。Prof. Ong Eng Hong 表示:「科技落入壞人之手可能會造成災難性的後果,因此,我們希望確保我們的學生能利用科技來創造一個更美好的世界。」

跨域教學者的共同挑戰:如何引導、如何建立學習社群?

臺大創新領域學士學位學程(TBD)定期舉辦師生交流、課程前導工作坊與成果發表,也鼓勵學生發起自組學習社群,並透過學習教練制度,以第三方視角陪伴學生梳理專案方向與學習狀況,在學習過程中也有跨領域教師群輔助,嘗試建立學程專屬的支持網絡。

成大全校不分系學士學位學程(CCEP)也有類似的引導系統,學生將參與設計思考、數據分析、創業、學術寫作、田野研究和科學思考等課程,結合學院導師和外部專家導師,透過每月報告、電梯短講、Speed Dating 和課程展覽等方式,為學生提供多樣化支持。

從想像到落地執行,實際情況往往有需要調整的落差。教學者如何更好地引導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問題、如何定義學生專案符合標準?在學生的專題都不同的情況下,如何建立學生之間的連結與合作,也是跨域教學的一大挑戰。

跨域教學與學習仍在實驗中

研討會中各教學者深入討論學生修習專題、形成學習團隊等各種問題,從課程設計、引導方式到支持系統,有一群跨域教學先行者正在嘗試與探索。D-School 前院長、國科會副主委 Robin 陳炳宇在研討會最後與大家共勉,以創域精神打破傳統學習界限,彼此支援成為無邊界夥伴。

多位參與者表達十分認同建立教學經驗交流、研討機制的重要性,期待「Trans-Education 共創教育」國際研討會持續舉辦。會後也開始推動全國型的創新創域教學科技學會組織,期望形成創域跨域的教學研究網絡彼此支持,並將跨領域的教學方法與經驗向外擴散,培養更多能夠解決社會複雜議題的新興跨域人才。

󠀠

/ 以下為本次研討會參與者所屬教學單位 /

󠀠

撰稿者:曾振皓、施佩芬
審稿者:張聖琳、袁千雯、陳懷萱
Scroll to Top